楊浩康 Dr Yeung Ho Hong - 常見疾病資訊網誌

楊浩康 Dr Yeung Ho Hong - 常見疾病資訊網誌

甚麼是日光性角化(Solar Keratosis)? - Yeung Ho Hong,楊浩康

日光性角化症皮膚病變示例 - Dr Yeung Ho Hong 楊浩康

日光性角化症是一種在長期曬傷皮膚上發現的癌前鱗狀病變,被視為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早期預警。這種病變主要起源於皮膚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引起的DNA損傷,導致皮膚細胞異常增生。病灶多見於耳朵、鼻子、太陽穴、前額、脫髮的頭皮以及手背等易受日曬部位,其外觀各異,可表現為扁平或增厚的丘疹或斑塊,顏色則可能呈現白色、黃色、膚色甚至深色。單獨的病灶雖然不會立即進展為惡性,但當病灶數量超過7個時,未來十年內發展為皮膚鱗狀細胞癌的風險可高達10%以上。

與其他皮膚問題的區別

在臨床診斷中,日光性角化症常與其他皮膚病變相混淆,其中包括惡性雀斑和脂溢性角化病。惡性雀斑通常指的是色素沉著不均、邊界模糊且可能轉變為黑色素瘤的病變,其主要特點是色素異常與不規則分布;相較之下,日光性角化症則以角質層變厚和結節形成為特徵,更偏向於角質增生。脂溢性角化病則是一種完全良性的皮膚增生,常呈現“貼在皮膚上”的外觀,顏色多為棕色或黑色,且不具有癌前性,兩者在治療策略上有明顯區別。正確鑑別這些病變對於制定合適治療方案至關重要。

常見誤解與患者案例

由於“角化”一詞令人聯想到癌症,不少患者和家屬誤以為一旦診斷為日光性角化症,皮膚癌風險極高,導致過度恐慌和過度治療。事實上,單獨的小型病灶多數屬於穩定狀態,僅需定期監測便可。曾有一位高齡患者,因為臉部多處出現日光性角化病灶而憂心忡忡,不斷求診以致反覆更換藥物;後來,在專業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,他接受了局部冷凍療法和光動力治療,並加強防曬措施,最終病灶穩定且外觀改善,完全解除憂慮。這類案例證明,通過正確認識與積極管理,多數日光性角化症狀是可控和無害的。

另一位患者家屬反映,某患者因長期戶外工作導致多處廣泛病灶,經過連續治療後,症狀獲得明顯改善,但途中曾因誤以為病情惡化而十分擔心。這也反映出普遍存在的誤解:以為所有病灶都會迅速轉化為癌症,實際上只有特定變化(如病灶疼痛、增厚、潰瘍或迅速擴大)才需引起注意。

預防與治療措施

在治療方面,根據病變的範圍、深度及數量,醫生會選擇冷凍療法、刮除術、電灼術或手術切除等方式。

日光性角化症雖然是一種癌前病變,但單一病灶通常不會直接進展為鱗狀細胞癌。正確地與惡性雀斑及脂溢性角化病區分,結合早期診斷與多種治療手段,能有效控制病情並降低惡性風險。同時,通過改變生活方式、強化防曬措施與定期檢查,患者可以大幅提高皮膚健康水平,減少病變惡化。積極的預防與治療策略,使得日光性角化症得以管理,最終保護患者免受皮膚癌的威脅,從而實現長期健康管理。

↑ Back to top